医学病理学部开展第六期学部教育培训
文章来源:分子诊断科 蒋浏馨     发布时间:2019-12-23
我要分享 ▼

为贯彻医院打造“具有中科院特色,水平一流,研究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推动医院《关于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决定)》的精神,促进医研结合协同发展,提升医院科研质量与水平,医学病理学部于12月19日下午举办了第六期学部教育培训暨第二期分子病理研究室科研方向汇报交流活动。

会议先由聂金福研究员带来“液体活检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的报告。首先,他阐述了液体活检在检查费用、创伤程度和操作难易度等方面比组织活检等传统技术更具优势;然后结合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目前液体活检两个主要检测对象,循环肿瘤细胞(CTC)和Cell-free tumor DNA(ctDNA)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CTC作为进入到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被证明具有发展为转移病变的潜力,代表肿瘤的侵袭性,全面、真实反映肿瘤整体负荷和复发转移潜能。临床靶向CTC的治疗包括复发转移监测,预后评估指标,建立个体化治疗,相关靶向药物耐药机制检测等。并通过与我院临床转化项目的合作,发现在肺癌和结直肠癌中,间质型和间质/上皮混合型的CTC可分别有效预测治疗的疗效。ctDNA被视为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肿瘤DNA片段,在癌症早期检查、预后及复发等阶段都能进行检测。与常规早检相比,基于ctDNA的液体活检对肿瘤发生的检测更加及时。

洪波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高通量技术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他通过对一例女性卵巢和结直肠多发性肿瘤患者的罕见病情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描述了在运用高通量测序手段与临床病理技术结合后,病人得到了最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这凸显了医研结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是反映现代医学的个体化精准医疗思想的一个典型案例。然后他分享了两个潜在的肿瘤药物治疗方案的发现过程,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分别获得了P53通路激活剂Prodigiosin和一种针对MCL-1的联合用药治疗方式。这些成果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是医研结合的重要呈现。

医学病理学部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临床医生切实深入了解科研方向,亲身感受科研工作的具体流程,这为他们在临床中寻找科研突破点带来了灵感。另一方面,双方的交流也有助于科研向临床的具体转化,以及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合肥市科学岛(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 电话:0551-65595111、65591233
邮箱:hospital@hfcas.ac.cn 咨询QQ:2970995739 、32619631 QQ群:95080965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