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
戊型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戊型肝炎病毒为无包膜球形颗粒,是一种正链RNA病毒,病毒的基因有3个读码框架,翻译三个基因产物,其中第二读码框架(ORF2)和第三读码框架(ORF3)为病毒结构蛋白,戊型肝炎病毒从毒粒的表面结构来看,与杯状病毒科相似,戊型肝炎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加热灭活病毒比较容易,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自消化道大量排出病毒,病毒在肠道碱性环境中稳定,污染水源,食物后造成大面积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
戊型肝炎病人感染初期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发热黄疸。有时伴有呕吐腹泻,体症主要有肝脾肿大,肝区压痛,叩击痛,其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生化检验可见胆红素异常,转氨酶异常,血清学检验戊型肝炎IgM抗体阳性,恢复期IgG抗体升高。
诊断标准:
戊型肝炎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实验检查综合诊断。确诊则以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的结果为准。
1.急性戊型肝炎的诊断:(黄疸型/无黄疸型)
1)病人接触史或高发区居留史:发病前2-6周内接触过肝炎病人或饮用过被污染的水、外出用餐、到过戊肝高发区和流行区。
2)持续一周以上乏力,食欲减退或其它消化道症状,肝肿大,伴叩击痛。
3)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
4)血清病原学检验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肝炎。
5)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黄疸。
6)血清学检验抗HEV-IgM阳性,抗HEV-IgG由阴转阳或抗体滴度由低转高4倍以上。
疑似病例:1〔2〕+1〔3〕+1〔6〕。
确诊病例:临床诊断+1〔6〕。有1〔4〕者为黄疸型急性戊型肝炎。
2.急性重型戊型肝炎:
1)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2)起病10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指肝性脑病)。
3)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
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疑似病例:2〔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2〔2〕+2〔4〕。
3. 亚急重型性戊型肝炎:
1)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2)起病后10天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
a.高度乏力和明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b.血清胆红素上升>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μmol/L。
c.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度低于40%。
d.意识障碍。
疑似病例:3〔2〕+3〔2〕a和b。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2〕+3〔2〕c。
治疗原则:
1.急性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主要用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2.重型戊型肝炎要加强对病人的监护,密切观察病情。采取延缓肝细胞继续坏死。促进细胞再生,改善微循环等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大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低血糖并加强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