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我院成功开展首例宫颈癌插值治疗

发布者:冉宝石 发布时间:2021-10-22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后装治疗室中,本院首例“硬膜外麻醉联合B超引导下宫颈癌插值治疗”顺利完成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此次实施插值治疗的患者李某,是泌尿生殖肿瘤中心的一位38岁的年轻母亲,入院时盆腔磁共振提示宫颈巨大肿块,直径最大8cm,分期为IIIC期,属于中晚期肿瘤。经过外照射联合顺铂化疗后,宫颈病灶明显缩小,但残余肿瘤最大径5cm,偏心性分布。

外照射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

传统的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靶区为同心圆覆盖,若范围过大会造成放射性膀胱炎及直肠炎,出现血尿、便血、腹泻、疼痛等症状,若范围不足则容易复发。复发后由于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限制,很难再次给予大剂量放疗。而宫颈癌组织对化疗和靶向治疗敏感性较差,一旦复发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因部位特殊,届时侵犯膀胱和直肠,将导致排尿排便困难,腹盆腔疼痛,阴道流液,合并感染将伴随恶臭,因此宫颈癌初次治疗的成败决定了患者后续生存期的长短及生活质量的高低

针对偏心性生长以及手术后残端复发较大的宫颈癌患者,为了弥补传统二维、三维后装治疗的缺陷,插值治疗应运而生。所谓插值治疗,是将施源器通过针管插入肿瘤组织内实施近距离放疗因其可以均匀分布于肿瘤内部,肿瘤的大剂量照射及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提供了可能。

插植治疗不仅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放疗科医生进行操作,还需要多学科协助完成。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插入的过程中,患者常因疼痛无法配合,需要麻醉科医生协助;二是盲插很容易偏离目标点误差较大需要B超室医生进行超声引导精确定位。因此,插植治疗的开展不仅需要有后装机和放射源,还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此次我院开展的首例“硬膜外麻醉联合B超引导下宫颈癌插值治疗”,是多学科密切配合下的成果。首先它需要由麻醉科医生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术,然后在B超室医生的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目标位置,直至覆盖病灶整个范围再由技师在CT定位机下逐层扫描出患者盆腔图像,放疗科医生在图像上勾画靶区,物理师根据靶区设计放疗计划,最终完成治疗

插值治疗顺利完成

据患者介绍,插值治疗过程非常放松,麻醉刚开始时,她感受到下腹部一阵暖流涌过,之后有针刺入体内,但毫无疼痛,治疗结束后也很快恢复正常行走,整体就医舒适感提升明显

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院盆腔肿瘤放疗技术领域内的空白,为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就医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