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大别班达病毒(DBV)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春、夏季。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也可经接触患者及病死患者血液、体液及污染物传播。如不及时诊治,病死率可高达20%。
为做好202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提高医务人员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及时转诊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4月23日下午,疾病预防控制办公室针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专项培训会,会后进行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应急演练,医务部、护理部、疾病预防控制办公室、门诊部、招采部、后勤物业中心等部门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参加。
培训结合近年来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院内防控等内容进行培训。强调了在救治、护理及转运患者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
会后疾病预防控制办公室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了现场演练,由疾病预防控制办公室牵头,多部门配合参与。演练模拟背景设置为一例有发热,肌肉酸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有单侧腹股沟或颈部、腋窝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触痛等症状来院就诊。演练从预检分诊流程、病例会诊、疫情接报、职业防护、标本采集、现场调查、患者转运、环境消毒等关键环节着手,各部门上下联动,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应急处置措施。演练现场,各部门配合顺畅,职责分工明确,反应迅速,达到了预期效果和演练目的。
演练结束后,由疾病预防控制办公室主任段焕红对本次演练进行了全面总结。首先肯定了本次演练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现在处于多种传染病高发季节,一线医务人员要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确保关键时刻能迅速应对、科学调度、精准防控、有效处置。同时,也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完善和优化院内应急处置流程,进一步提高医院应对未来可能出现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此次培训和演练,我院医护人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了医务人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有效提高了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