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学触及疗愈的边界,倾听成为最温柔的镇痛剂。通过看见痛苦背后的尊严抗争,让每个角色在照护迷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烛光。
疼痛管理组巴林特小组活动于7月23日顺利开展,通过《疼痛失控——被误解的呼救》情景模拟,疼痛背后的声音:看见需求,理解先行;助力医护人员提升共情能力与诊疗水平。
本次活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临床工作中与患者互动时产生的复杂情绪,提升对疼痛患者的理解与照护质量。活动中,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齐聚一堂。大家围绕一个真实的疼痛患者诊疗案例展开深入讨论。分享者详细讲述了在为患者提供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压力以及自身的情绪变化——肿瘤患者长期承受慢性疼痛的困扰,治疗效果不佳,情绪反复,这让医护人员在尽力救治的同时,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担。
随后,其他成员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没有评判,只有倾听与共情。有人谈到“看到患者痛苦却无力彻底解决时,内心的挫败感常常挥之不去”;也有人分享“通过换位思考,更能理解患者因疼痛而产生的焦虑与暴躁”。在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大家逐渐梳理清医患互动中的症结,找到更适合的沟通与应对方式。
巴林特小组活动为医护人员搭建了一个释放情绪、交流经验的平台。疼痛患者的照护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疗技术,更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强大的共情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未来,管理组将定期开展此类活动,助力医护人员以更积极的状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推动疼痛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