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医工融合学部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学部委员会,并围绕组织架构、工作机制、任务目标等内容进行系统部署,标志着医院医工融合学部正式成立,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医院院长王宏志、副院长王恩君,以及科教部、学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和学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医工融合学部的设立,是医院贯彻落实新一轮学科建设方案、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快肿瘤物理治疗技术体系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学部立足“冷、热、声、光、电、磁”等多种物理手段在肿瘤治疗中的协同应用,面向临床实际需求,构建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创新治疗平台,推动医学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
会议宣读了医院关于设立医工融合学部的通知,筹备组负责人汇报了组织架构设计、人员组成、会议筹备等情况。根据学部管理办法及程序,会议选举产生了学部第一届学部委员会及相关负责人,王宏志担任学部主任,陈茉莉主任担任专职副主任,黄光耀担任学部学术秘书,委员由来自多个技术、临床及科研领域的专家组成,体现出医工融合的广泛专业基础和协同特征。
为进一步强化技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会议决定在学部下设立肿瘤光动力治疗、肿瘤消融治疗、腹腔热灌注化疗、肿瘤热疗、肿瘤粒子治疗等五个学组,分别由学部相关专业委员担任组长。各学组将围绕核心技术方向,组织专业团队,承担技术应用、标准流程制定、项目推进、科学与临床研究等具体任务,构建以项目为核心、以团队为支撑的专业运行体系。
王宏志院长对学部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深刻理解医院成立医工融合学部的重要意义,这是医院“拓展新领域、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肿瘤诊疗技术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的重要布局。二是要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包括设立月度例会、组织学术沙龙、落实学组例行汇报制度等,确保学部内部沟通顺畅、任务落实有力,打造学部建设运行样板。三是要加快推动技术开展,学部要建立工作规划和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各学组要拓展团队成员,面向全院,做好技术辐射和带动。四是要做好科研布局,促进医工融合发展,每个学组要牵头凝练一个科研方向,以“平台+团队+项目”为建设模式,注重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数据支撑与科研联动。五是医院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学部工作的服务指导,建立考核机制,对学部技术应用推广、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数据积累与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促进学部良性发展。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医院在医工协同发展领域迈出了系统化、建制化的重要一步。医工融合学部未来将围绕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成果转化三大战略,打造规范、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与科研并重的平台型学部,强化资源整合与任务导向,积极探索肿瘤物理治疗新模式,为造福肿瘤患者、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