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该院医学物理中心李海、王宏志课题组和中国科大张效初课题组合作,在无创神经调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作为封面故事,发表在2020年第4期的《先进科学》期刊上。
神经及精神性疾病带来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近年来,无创神经调控,比如,经颅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作为潜在的物理治疗手段受到了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关注。颞顶联合(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TPJ)位于颞叶、顶叶和枕页的交界处,与人的社会认知功能息息相关。多项研究表明,利用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刺激右侧TPJ能够增强社会认知功能,有望实现对神经及精神性疾病的物理治疗。然而,无创神经调控的效果存在巨大个体差异,影响这项研究技术的落地应用。
科研人员采用功能核磁共振影像计算一组参与者的大脑功能偏侧化,即大脑在社会认知活动中左右侧TPJ的激活不对称性,同时采集了参与者在左侧TPJ刺激,右侧TPJ刺激和虚假刺激三种条件下的社会认知功能任务成绩。研究结果揭示了泾渭分明的两类人:认知增强者和认知妨碍者。统计学习方法证明了偏侧化指标和社交恐惧程度对于刺激敏感性的独立预测作用。参与者在社会认知任务中右脑优势越弱,社交恐惧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在电刺激干预中获益。深入分析发现背内侧额叶和双侧TPJ间的功能耦合,能够解释偏侧化和刺激敏感性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易于使用的刺激前筛查流程,对于预防经颅电刺激的滥用,建立神经调控事先评估的行业标准流程有指导意义。筛选那些对电刺激不敏感,甚至电刺激会起反作用的个体,对于保护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报道链接:http://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04/27/content_930278.shtml